探访“太湖溇港第一村”:世界遗产的“活化”与传承

探访“太湖溇港第一村”:世界遗产的“活化”与传承

中新社湖州10月2日电 题:探访“太湖溇港第一村”:世界遗产的“活化”与传承

作者 施紫楠

“一万里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溇港,是太湖地区古老而又独特的水利工程,将蓄泄吞吐、分水引排的各项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且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2016年11月,浙江湖州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如今,拥有“三十二溇,七十二港”的太湖溇港大多已荡然无存,流经湖州织里镇的义皋溇,成为其中为数不多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溇港之一。

国庆节期间,织里镇义皋村迎来游客高峰。“到我们饭店吃饭,基本都要提前预定,因为实在接待不过来。”义皋村饭店老板李建林说,自从2016年村里正式对外开放旅游业后,一到假期,饭店就供不应求。

“太湖边的村庄,世代受益于溇港的馈赠。我们村的老水闸,是三十六溇里保存最完整的。”义皋村老书记吴正明是地地道道的义皋人,退休后每天还会参加巡河工作。

吴正明口中的老水闸,调节着溇港横塘与太湖间的水位,汛期可避免太湖高水南侵,旱时便于引水灌溉。

2014年,义皋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古村迎来发展新机遇。

古宅、古道、古桥修复、溇港文化展示馆……启动打造“太湖溇港第一村”后,义皋村在文旅产业开发中修旧如旧,静悄悄的古宅开始热闹起来。该村集体经济迅速增长,去年达到6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今年预计能达200万元。

“我这家理发店开了二十多年,被游客当成景点拍照还是头一回。”义皋古街阿二理发店老板朱建忠感叹,“村里有了文化味儿就是不一样。”

如今的义皋村,溇港文化旅游带已初具雏形。“之前因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溇港保护上,导致村里前几十年发展相当缓慢。”用吴正明的话说,“这几年义皋‘活’了。”

与古村一起复活的,还有织里的刺绣业。

在义皋村崇义馆南侧的非遗传承基地里,织里刺绣第四代传承人陈云霞正在教小学生绣扇面,引来大批游客参观体验。“教孩子们学织里刺绣,如今已有7年了。”陈云霞说,和苏绣不同,织里刺绣风格比较粗犷,讲究实用性。2008年,织里刺绣被收录进浙江省第三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这门濒临失传的手艺又在织里“活”了过来,当地小学还组建了数百人的织里刺绣学生社团。

“像刺绣这种老手艺基本上都是口授相传的,只要有人带领他们一起做,就能把这些被工业文明逐渐淡忘的手工艺慢慢捡起来。”陈云霞说。(完)

【编辑:李雨昕】

📚 相关推荐

陌陌研究小结:陌生人社交的天花板在哪里? @今日话题 $陌陌(MOMO)$ $腾讯控股(00700)$ $微博(WB)$ 报告来自中金公司吴越陌陌:孤独的良药 陌...
专业好用的手机语音助手APP下载
地下城与勇士源助力辅助装备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进行执纪审查时,对下列哪些情况应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
阴阳师狸猫技能解析及御魂搭配指南
私服传奇合区要多久——玩家关心的热点问题